一分

一分
I 1.整體分為若干分的一部分。
《史記‧孟子荀卿列傳》: “以為儒者所謂中國者, 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。”
王充 《論衡‧解除》: “夫土地猶人之體也……則一宅之土, 猶人一分之肉也。”
真德秀 《問止於至善》: “知到十分精處, 而行處有一分未密, 亦未得為至善。”
王守仁 《傳習錄》卷上: “ 文王 在時, 天下三分已有其二, 若到 武王 之時, 文王 若在, 或者不致興兵, 必然這一分亦來歸了 文王 。”
2.一點兒;少量。
戰國 宋玉 《登徒子好色賦》: “臣東家之子, 增之一分則太長, 減之一分則太短。”
《宋史‧道學傳一‧邵雍》: “新法固嚴, 能寬一分, 則民受一分賜矣。”
王守仁 《傳習錄》卷上: “此心無私欲之蔽, 即是天理, 不須外面添一分。”
《醒世姻緣傳》第十二回: “許那 高四 的東西也一分不少, 都悄地送了。”
魯迅 《熱風‧隨感錄四十一》: “有一分熱, 發一分光, 就令螢火一般, 也可以在黑暗裏發一點光, 不必等候炬火。”
II 1.猶言(所得的)一部分。
陶潛 《搜神後記》卷九: “有一大熊來, 瞪視此人。 人謂必以害己。 良久, 出藏果, 分與諸子。 末後作一分, 置此人前。”
《景德傳燈錄‧普願禪師》: “師曰: ‘土地前更下一分飯。 ’” 王實甫 《西廂記》第一本第二摺: “望和尚慈悲為本, 小生亦備錢五千, 怎生帶得一分兒齋, 追薦俺父母咱!”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八回: “姑娘一進洞房, 早看見擺滿一分妝奩。”
2.一戶(人家)。
無名氏 《盆兒鬼》第一摺: “俺這裏方圓四十里, 再無一分人家。”
無名氏 《看錢奴》第二摺: “自從與那一分人家打牆, 鉋出一石槽金銀來, 那主人家也不知道。”
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‧幫忙文學與幫閑文學》: “ 初的時候, 一分人家必有幫閑的東西存在的。”

Ханьюй Да Цыдянь. 1975—1993.

Игры ⚽ Нужно решить контрольную?

Полезное



Поделиться ссылкой на выделенное

Прямая ссылка:
Нажмите правой клавишей мыши и выберите «Копировать ссылку»